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新闻中心  > 工作要闻
新闻中心
干了 10 年有害生物防制,我想跟你聊聊 “合格” 这两个字--会员采访录
admin 本网站 2025-09-17 6  [ 关闭窗口 ]

朋友们好,我是老周,在有害生物防制(PCO)这行摸爬滚打了整 10 年。从刚入行时跟着师傅后面记 “蟑螂喜欢躲在冰箱底下”“鼠洞大多藏在墙角缝隙”,到现在能带着新人跑现场、解难题,常有人问我:“老周,到底怎么才能算个优秀的防制员?”






其实哪有什么高深的道理,无非是把 “眼里有活、手上有准、心里有谱、嘴边有话” 这 12 个字,揉进每天的工作里。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唠唠,都是我这些年踩过坑、摸透的实在经验。

先说说 “眼里有活”:别等客户指哪,你才打哪

刚入行时我犯过一个错:客户说 “店里有蟑螂”,我就拿着喷雾器在餐桌底下、墙角喷了一圈,结果一周后客户又打电话,说蟑螂还在。师傅骂我 “光看表面,没找根儿”—— 后来跟着师傅去现场,他蹲在厨房水槽边看了 5 分钟,指着水槽下方瓷砖的裂缝说:“你看这油污痕迹,蟑螂窝八成在这儿,只喷表面没用。”






咱们这行,“观察” 比 “动手” 更重要。比如去餐馆,先看后厨的排水沟有没有堵、垃圾桶盖没盖;去小区住户家,留意衣柜背后、踢脚线缝隙有没有虫粪;哪怕是常见的老鼠问题,也得顺着墙角的 “鼠道”(老鼠踩出来的浅痕)找源头,是管道没封?还是门窗有缝?






优秀的防制员,从来不是 “客户说啥我做啥”,而是能提前发现客户没注意到的隐患。去年帮一个幼儿园做防制,我在操场角落发现了个小土堆,扒开一看是红火蚁巢 —— 要是等孩子被咬了再处理,就晚了。这种 “多一眼” 的细心,其实就是合格的第一步。

再讲 “手上有准”:技术不糊弄,细节见真章

咱们手里的家伙事儿,是吃饭的本事,半点不能含糊。就说配药吧,我见过新人图省事,随便估摸着倒药剂,结果要么浓度太低没效果,要么太高有残留 —— 有次一个小伙子给面馆配灭蟑药,浓度超了两倍,导致面馆停业三天,最后公司赔了钱,他自己也没干下去。






我这 10 年,配药从来都是 “按比例来,用好量杯”:灭蝇用的水乳剂,1:100 的稀释比例,多一滴少一滴都不行;还有工具的使用,也得下功夫。比如喷药时,喷头要离墙面 30 厘米,走直线匀速喷,这样药剂才能形成均匀的药膜;放粘鼠板,不能随便扔在地上,要沿着墙角放,粘胶面朝着鼠道方向 —— 这些细节,都是从一次次返工里悟出来的。






去年冬天,一个仓库闹老鼠,之前找过别的公司没解决。我去了之后,先在仓库四周布了 8 块粘鼠板,又在货架底部放了带诱饵的捕鼠笼,还特意在通风口装了防鼠网。三天后抓了 5 只老鼠,客户说 “还是你专业”—— 其实哪儿是专业,就是比别人多花了点心思,把该做的细节做到位了。

关键是 “心里有谱”:安全放第一,责任扛在肩

咱们天天跟药剂打交道,“安全” 这根弦,得时刻绷着。我刚带徒弟时,第一件事就是教他们 “穿防护服、戴手套口罩”,哪怕夏天再热,也不能图凉快省事 —— 有次一个新人没戴手套喷药,药剂渗进皮肤,手背肿了好几天,后来他再也不敢马虎了。






除了自己安全,更要替客户着想。去住户家,进门先问 “家里有小孩、宠物吗?”“有没有老人对气味敏感?”;喷药前,提醒客户把餐具、食物收进柜子,喷完后告诉他们 “通风两小时再进屋”;哪怕是用粘鼠板,也会跟客户说 “要是粘到老鼠,别直接用手碰,我来处理”。






去年帮一个老奶奶家灭蟑螂,她非要留我喝杯水,我说 “您先把杯子收起来,我喷完药通风后您再拿出来用”—— 不是客气,是真的怕有残留。咱们这行,挣的是 “放心钱”,要是让客户觉得 “不安全”,再厉害的技术也没用。

最后是 “嘴边有话”:会沟通,才是真服务

有句话我常跟新人说:“咱们不是‘喷药的’,是‘帮客户解决问题的’。” 解决问题不光靠手艺,还得会跟客户聊。






比如客户说 “我家天天打扫,怎么还会有蟑螂?”,别直接说 “你没打扫干净”,而是跟他解释 “蟑螂喜欢潮湿,水槽底下要是有水渍、食物残渣,哪怕地面干净,也容易藏蟑螂”;要是客户抱怨 “上次处理完怎么又有了?”,别找借口,先去现场查原因,是药剂到期了?还是有新的虫源进来了?查清楚了再跟客户说 “这次咱们把通风口也封上,再补一次药,应该就能断根”。






我有个老客户,是家连锁餐馆,跟了我 8 年。不是因为我技术多厉害,而是每次处理完,我都会给他们留张 “注意事项”:比如 “垃圾桶每天倒,排水沟每周冲一次”“食材别直接放地上,用架子架起来”—— 客户觉得你不光是来干活的,还真心帮他们预防,自然会信任你。






干这行 10 年,我没赚过什么 “快钱”,但看着客户从 “皱着眉抱怨虫害” 到 “笑着说‘好久没见虫子了’”,心里就特别踏实。咱们这行,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无非是把每一次勘察、每一次配药、每一次沟通都做到位。






其实 “优秀” 哪有那么难?无非是比别人多一点细心,多一点耐心,多一点责任心。如果你也是 PCO 同行,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工作里的小故事;要是有新人想入行,有啥疑问也可以问我 —— 咱们一起把这份 “守护健康” 的活儿干好,干长久。




展开